臺灣再生醫療團隊iPSC將邁臨床試驗階段、獲日本京都大學合作

國科會「超高齡社會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」期中成果發表會於BIO Asia-Taiwan亞洲生技大展期間盛大舉辦…

min read

國科會「超高齡社會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」期中成果發表會於BIO Asia-Taiwan亞洲生技大展期間盛大舉辦, 由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(DCB)計畫推動辦公室領軍,展出7組國內再生醫療產學研醫團隊的最新研發成果。項目涵蓋: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(iPSC)、異體細胞治療、基因修飾細胞、外泌體(exosome)等新興再生醫療技術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許多投入IPSC研究的再生醫療團隊不僅已取得階段性成果、準備進入臨床試驗,更表示已經與iPSC諾貝爾獎得主山中伸彌所屬的京都大學建立學術合作,朝著尋找低免疫原性細胞株、發展泛用型異體再生醫療的目標邁進。

DCB產業發展處處長劉韋博表示,為期四年的「超高齡社會之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」,著眼於臺灣2025年邁向超高齡「社會,衍生出的慢性或退化性疾病、癌症治療及未滿足之醫療需求,藉由提出轉譯科研、結合產業發展和學界力量,並 由計畫辦公室建構定期與法規單位溝通及諮詢機制,讓研發團隊能順利快速推進臨床,最終帶來細胞及基因治療等新興 醫療科技的治癒方案。

劉韋博處長也分享,全球細胞及基因治療產品在2016年之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截至2024年4月止各國批准產品中,美國有 36項、歐盟19項、韓國19項、日本20項,台灣則有3項,且皆為外商開發的產品。他也強調,法規是這些新興療法發展 的重大關鍵,並期待隨著再生雙法在今年6月三讀通過,臺灣團隊的成果也將快速躍進。

完整文章請見下方網頁連結

https://news.gbimonthly.com/tw/article/show.php?num=69798

VCRO 維州生物科技 產業新訊 臺灣再生醫療團隊iPSC將邁臨床試驗階段、獲日本京都大學合作